新闻中心


NEWS CENTER

红小豆图片


  种苗被称作是农业产业的“芯片”,2021年1月4日中央国务院在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(中央一号文件)中明确,“农业现代㊣化,种子是基础”,把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抓手。2021年4月1日,日本施行了新的《种子法》,主要用于防止日本的优良品种流向国外。草莓种苗在草莓生产中起着基础和关键的作用,直接影响到草莓的产量和效益。草莓种苗繁育是草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草莓健康生产中关键技术。近年来,草莓种苗繁育发病严重,,各地种植后死亡率高,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“好种苗难求”的状况,已严重影响到整个产业效益及高质量□□□□、可持续发展,成为㊣产业的“瓶颈”,需要给予高度关注。

  建德市是中国草莓之乡,草莓产业规模居浙江省第一□□□、全国第三,素有“南建德□□、北丹东”之称。建德草莓产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经历了40多年发展,现有种植面积0.52万h㊣m²,年产量14万t,莓农14520余人,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6亿元,成为富民增收“最莓产业。草莓种苗产业作为建德草莓全产业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经历了从种苗引进㊣到自繁自育,再到规范化种苗繁育基地建设,最后到现在三级育苗体系的建设,其繁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,具有相当的影响㊣力。

  草莓种苗引进阶段。1982年,原建德县柑桔研究所引进“烟台鸡冠”品种,从此草莓开始在建德生根发芽。1982一1996年间,建德市草莓种苗一直都是从外地引进□□□□、购买,先后引进了“上海”“保定鸡心”“宝交早生”等草莓品种。

  莓农自繁自育阶段。1997一2000年,建德市在国内率先引进了“红颊”“章姬”等优良品种,并针对新品种育苗技术进行攻关,使得广大莓农㊣掌握了育苗技术“绝活”,且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随着建德莓农自繁自育水平的提高,从21世纪初开始,全国主要草莓种植区都来建德购买及引种“红颊”“章姬”等草莓种㊣苗,建德市草莓种苗产业得到快速扩张,2010一2017年建德市草莓育苗面积一直稳定在400~533.33hm²,年繁育种苗3.5亿株以上。

  规范化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阶段。2015年建德市提出了“建德草✅莓种苗振兴计划”,把规范化草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列人政策扶持计划,通过扶持引导建立草莓种苗基地,为莓农提供健康种苗,从而保障草莓种苗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先后在杨村桥□□□、更楼□□□□、寿昌□□□□、大同等地建设设施基质育苗✅基地5家,设施基质育苗面积9.33hm²,年可生产原种苗240万株。

  探索建立三级育苗体系阶段。建德市自2019年开始在全国较早进行研究探索建设“原原种苗一原种苗一生产苗”草莓种苗三级繁育体系,以草莓脱毒种苗为基础,构建草莓三级种苗繁育推广体系。组建草莓组培中心,生产草莓脱毒原原种苗;建立原种苗生产基地(建德市草㊣莓种苗繁育中心),由农民专业合作社□□、公司或种㊣植大户自行栽培生产苗,初步建成了政府引导甘薯的英文□□□、科研合作□□、企业运营的草莓三级育苗体系。三级育苗体系的建立可以产业化生产无毒□□、无病□□□□、无退化□□□□、无变异㊣优质种苗,实现种苗提纯复壮和快繁,减少病毒草莓苗带来的损㊣失。

  本市面积递减,异地面积增加。在2018年前,建德草莓种苗繁育面积一直保持在400~533.3hm²。自2018年开始,由于本市可育苗土地资源枯竭,大量莓农开始“走出去”发展,到南京□□、西安□□□、成都等异地繁育草莓苗,本市育苗面积迅速下降,直至近年探索草莓种苗标准化建设,本地草莓育苗面积略有增加。而异地繁育面积持续增长,到2023年已达1733.33hm²左右。

  育苗风险㊣比较大,成本逐年递增。一方面,随着可育苗土地面积的减少,部分莓农采用基质及避雨栽培等模式,增加了育苗成本;另一方面,近年来草莓种苗病害加重,育苗户为控制病害加大农药使用频次和数量,成本上升。

  繁育技术领先,体系初步形成。自引进“红颊”品种后,率先进行了繁育种苗技术试验,技术水平处在全国领先地位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,初步建成了㊣政府引导□□、科研合作□□、企业运营的草✅莓三级育苗体系,具有两个完全自主产权的草莓新品种一一建德红□□□□、建德白露。

  近年来,建德市一直高度重视㊣草莓种苗产业的发展,通过强化政策扶持□□□□、加大资金投人,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,攻克技术难关,创新“走出去”发展模式,壮大地瓜经济✅等方式,助推建德草莓种苗产业可持续□□□、高质量发展红小豆图片

  强化政府支持。印发《建德市“放心草莓”工程实施方案》《建德市草莓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《建德市关于共同富裕支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系列文件,扶持㊣草莓种苗产优良株系:全国草莓生产区业发展,市财政根据“原原种苗”组培室运营及建设情况每年给予一定补助。市农业农村局提供草莓组培室场所及组培仪器设施,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技术指导与培训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□□□□、杭州市农业科学院□□□□、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共同参与到“原原种苗”繁育及建德市草莓种苗繁育中心建设。

  加强技术攻关。建立面积为120m“原原种苗”组培室,开展草莓原原种苗技术研究。建成年繁育种苗50万株的建德市草莓种苗繁育中心,形成以科研院所□□□□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□□□、建德市草莓产业协会和异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作为技术支撑□□□、技术落实和推广以及生产经营的“四位一体”运行体系,推进草莓三级育苗体系规范化运作。

  “走出去”发展。受本市土地资㊣源的制约,自2018年开始,大量莓农“走出去发㊣展。目前全市1.2万莓农在全国27个省(市□□、区)异地种植草莓,专业育苗者50户以上,异地育苗面积1733.33hm²左右,产值5.2亿元;培养建德草莓师傅6000余人,带动全国各㊣地近5万农民,户均收人超20万元。在四川□□、江苏□□□、湖北等省份建立9家建德市草莓产业协会分会及6家农资供应点(店),为异地莓农提供服务。

  种苗是草莓产业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,是产业发展根本。草莓种苗产业在建德市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,但在新的形势下,一些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。

  种苗制约问题。目前国内主流种植品种均为日系草莓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不多。随着多年种植,暴露出品种种性退化□□□□、病虫害日益严重□□□□、综合收益有所下降等问题。加上国外种苗企业已启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,新品种引育引种难度加大,新品种优势体现不够明显。

  品种特性问题。我国莓农一般采用从生产株上采集匍匐茎苗作为种苗,优点是方便□□、成本低,但品种的种性无法保障□□□、病害严重。目前建德市莓农凭经验自繁自育苗的比例超过95% ,未进行品种选优,种苗质量参差不齐。据了解,2022年建德市少数基地出现了草莓花而不实现象,直接影响到草莓产量和效益。

  连作障碍问题。炭疽病是土传性病害,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办法是轮换土地育苗,但我市㊣经过30多年的规模性育苗,可轮换用于育苗土地资源已基本枯竭。目前建德市除大同“稻香小镇”核心区域和几个重点粮食功能区外,其他可育苗农田已基本育过甚至多次育过草莓苗。

  专业技术人才不足□□、新技术应用少。草莓育苗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,特别是三级育苗体系建设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,但我市政府部门仅有2名专业技术人员。同时种苗繁育属于高投人□□、高风险,虽然产出也高,但是许多育苗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生产习惯繁育草莓苗,生产投入和产出不匹配,现代化设施设备和新的育✅✅苗技术应用少,草莓种苗质量难以保障。

  种苗繁育是草莓生产的重要环节,优质种苗是草莓丰产的关键。随着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,草莓种苗生产成为草莓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结合建德市草莓种苗产业发展现状□□□□、存在的主要问题,综合分析提出建德市草莓育苗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。

  树立三级育苗体系发展观念,健全完善体系建设。建德市草莓苗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培育出健康的草莓种苗,建立健全“三级育苗体系”,是目前较成熟和有效的途径。虽然市政府已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,但是草莓三级育苗体系建设还停留在初期,三级育苗结构不是很完善,特别是设施育苗基地管理不规范,品种选优工作也未开展。莓农还是习惯性的自繁自㊣育,对三级育苗体系建设概念不清□□□□、认识不足。建议加大三级育苗体系概念的宣传,引导莓农充分认识三级育苗体系对草莓种植质量及产量的重要性;建立规范□□□□、标准化的种苗扩繁基地,严格落实种苗管理要求,强化技术攻关,提升整体种苗繁育水平,促进草莓育苗产业健康□□□□、可持续发展。

  树立科技强农发展理念,加大科技投入,提升育苗水平。种苗繁育是草莓产业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,随着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草莓种苗繁育必定会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,要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草莓苗质量,就必须加强机械化和科技化的应用,集中力量逐步攻关,提升种苗繁育水平,使育苗主体敢于向机械化□□□□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将种苗做精做强,提升种苗在省内乃至全国的竞争力,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  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,扩大推广及应用范围。目前,建德市莓农主要还是采用避雨设施进行草莓苗繁育,且部分莓农是通过草莓基质育苗设施育苗,相比露地育苗规范化程度较高,育出的种苗质量相对较好,但成本普遍较高。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扶持与引导,鼓励育苗企业建立现代化□□、规范化□□□、标准化的种苗扩繁㊣基地,提升基地科技化水平;鼓励育苗农户,使用健康原种苗繁育生产苗,降低自繁自育比例。

  完善种苗行业监管机制,建立信息服务体系。制定草莓种苗繁育标准,建议种苗经营户申请种苗生产□□□□、经营✅许可证,建立种苗繁育备案制度。并利用“数智草莓”平台,健全种苗信息服务㊣体系建设,实现种苗资源信息共享和供需关系平衡,避免产销脱节,促进行业健康循环发展。

  鼓励“走出去”发展,壮大“地瓜经济”。继续发挥建德市育苗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,利用建德境外种植资源,“借鸡生蛋”,引导莓农异地繁育生产苗,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。目前建德市在西安□□、四川□□□□、贵州等省外育苗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,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服务,本市作为总部基地,提供先进技术和健康种苗,外地作为生产繁育基地,进一步壮大草莓“地瓜经济”,全面树立“建德草莓建㊣德苗”品牌。

关键词: 甘薯的英文

上一篇:甘薯
下一篇:红小豆与赤小豆图片